从ICTC 2015看媒体融合
2015-10-30 10:21
| 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最近,随着ICTC 2015的召开,“媒体融合”概念再次“火”了起来。
当前,网络与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媒体行业格局的深刻调整。与其他行业一样,媒体行业也可以进行ICT深度融合转型,部署业已具有商用成熟性的IT系统、网络设备以及基于“云”的各类业务服务,从而提高业务服务提供的效率、节约业务服务提供的成本。随着网络化社会的越来越深入,媒体内容制作以及媒体内容消费将在塑造网络设计以及性能需求方面承担更为重要的作用。
从媒体内容制作、到媒体内容传输/分发、再到媒体内容消费,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着变革,由此,电视服务甚至各类媒体娱乐服务的面貌正在发生变化。全球范围内,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可增强主流媒体信息内容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的传播技术和社交化、分众化、精准化等新的传播理念,可以有效实现内容与技术相互支撑、内容与渠道有机结合,给传统内容资源带来新的附加值,不断提升内容传播的有效性,增强媒体信息内容的核心竞争力。
媒体服务架构一定要是端到端的,这样,多个设备供应商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才可以将其产品供应/集成至媒体行业价值链之中的任何一部分,而且相关的供应/集成不会对整个端到端的媒体服务架构带来任何或大或小的不良影响。
上述的端到端的媒体服务架构是维持媒体生态系统独立发展的关键。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组织具有定义出此类架构所有方面的能力。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发展趋势,利用/应用正处于变革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来应对视听媒体市场的演进,可以为媒体行业价值链之中的各方从业主体带来相比于现在更为有效的、更具可扩展性能的相关解决方案。
作为媒体服务架构的一种解决方案示例,其中分为3个独立的组成部分,从下至上分别为:媒体内容处理以及传输/分发平面、媒体内容控制以及信息平面、业务支撑以及运营平面。各个平面相互独立地运行与演进,而且每个平面均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功能组件所构成。从而,整个架构环境是松散耦合的。这种基于独立功能组件的媒体服务架构具有灵活性(独立地替换,易于更新与升级)特点,并能够得到循环利用。在业务编排以及工作流程之下,控制信息用于决定需要激活哪一个/哪些功能组件模块,以及在内容分发与传输过程之中何时去激活它们。
端到端的媒体业务/服务价值链主要由媒体内容制作、媒体内容聚合/集成、媒体业务配置/服务提供、媒体内容传输/分发、媒体内容消费这五个阶段组成,其所对应的价值链主体分别为内容制作机构、内容提供机构/广播商、在线OTT内容集成商(这是一类新兴的主体)、电视传输网络运营商、广大消费者。此外,上述各方主体在价值链上的作用并非是单一的,可能会参与到多个阶段的过程之中。
新型媒体服务架构价值链之上的相关主体(根据后面的内容,此处的“主体”不包含“媒体内容消费者”)可能会以混合云的形式来执行其所承担的相关功能。在具体的部署架构中,电视广播商的网络化制播的很多工作都是在私有云之中完成的,但是也会使用一小部分的外部公有云/公共云所提供的SaaS功能来执行转码/云转码以及媒体云存储等工作流程。而对于电视运营商也是如此,通过与电视广播商共用相同的公有云数据中心,在其中部署自己的SaaS服务,可以实现更为高效的媒体内容交换。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提供SaaS服务的公有云/公共云数据中心,并不具有新型媒体服务架构的媒体内容控制以及信息平面或者业务支撑以及运营平面——然而,同样可行的是,以SaaS这一模式来提供新型媒体媒体服务架构各层的相关功能——其本质就在于,整个新型媒体服务架构(各层的相关功能)以软件服务的形式来提供。
在新型媒体服务架构的媒体内容传输平面之中,对于基于IP的媒体内容传送部分,可以部署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基础设施架构——其中,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的IP组网特性可以被动态地配置或者重新配置,以很好地满足各类资源之间的媒体传输需求。待传输的媒体内容可以打包成文件以供广大的媒体消费者点播,也可以以流媒体的形式进行线性视频内容的直播,这两种方式都是可管理、可控制的,而且可以单独地对服务提供成本以及效率进行优化。
新型媒体服务架构的各个组成部分所部属的各个云数据中心,要实现内部以及外部的互联,从而就产生了对于安全互联以及高效互联的需求。典型地,各个云数据中心之间一般以MPLS VPN协议链路实现安全而且高效的互联,满足高带宽与低延迟的需求。
新型媒体服务架构之中,媒体内容处理以及传输/分发平面的媒体资源处理功能组件模块需要对近乎“海”量媒体内容执行诸如信源编码、转码/云转码、存储/云存储、Cache(媒体内容高速缓存)、流媒体切片等处理,从而就将对云存储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特定需求(PB(拍字节)级别的存储容量以及高的I/O(输入/输出)物理带宽);此外,也将对IP基础设施架构于高带宽以及低延迟两大方面提出高需求;还将对基于图形处理器后者专用硬件的潜在的硬件加速转码提出高需求。(http://www.dvbcn.com/2015/10/29-120144.html)